忠县今年将建设20个美丽乡村,会不会有你的家乡?
| 招商动态 |1970-01-01
涂井乡友谊村,花果同树季,这里橘香醉人美景如画;鲜果成熟季,这里橙黄的橘子挂满山坡,煞是诱人。
石子乡杨兴村,炎炎夏日里,这里丝丝清凉沁人心脾;萧瑟秋风起,这里山珍野菌清香扑鼻。
复兴镇天子村,新民居、新风尚、新生活、新向往,花海、水上乐园、采摘园、这里乡村旅游蒸蒸日上。
以上几个乡村,齐齐上榜重庆“2016重庆醉美乡村好去处”,其实,在忠县,还有很多颜值很高的乡村,比如双桂镇的石桥村,每年夏天都能吸引无数人前往近万亩的荷塘里赏荷花;
比如黄金镇的大山村,每年三月都吸引无数人上花果山赏花闻香;拔山镇的杨柳村,夏天戏水,冬天摘橙子,成为近郊市民休闲游乐的好去处;
还有东溪镇的钟溪村,藏了一台举世无双的忠文化大戏——烽烟三国;白石镇巴营村的梯田景观引人入胜.....
越来越多的忠县乡下,开始因为柑橘、笋竹、特色种养业的大力发展,改头换面,生态环境变好了,民居变漂亮了,村容更整洁了....有人说,以前的乡下,到处都是跟随四季变换而农忙的人和老旧的村庄,而今的忠县乡下,山更绿,水更清,景更美,多了无数诗意,有时候回趟乡下的家,比去远方更让人心生惬意。
但从今往后,忠县的乡村,还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"选择20个乡村,以宜居为目标建设“美丽乡村”。通过持续推进,到2021年示范村建设将达到100个。近日,忠县召开县政府第三十二次常务会,审议通过了《中共忠县县委忠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的决定》,《决定》要求,今年将择优启动建设美丽乡村20个。
到2021年,忠县将建成美丽乡村100个、市级特色小镇1个、国家级特色小镇1个,建成并开放“三峡橘乡”田园综合体;到2025年,实现美丽乡村全域覆盖,建成市级特色小镇2个、国家级特色小镇2个,努力把忠县打造成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重要理念实践示范县。
改革开放以来,忠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,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态势良好,特别是近20年来,忠县在柑橘产业发展上,实现了从“一粒种子到一杯橙汁”的完整产业链,大面积促进了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。但也还存在诸如产业质量效益不高、生态基础脆弱、村容村貌杂乱、乡风文明程度不高、居民生活水平较低等突出问题。这些突出问题,都要靠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来有效解决。
建设美丽乡村是忠县补齐“三农”短板,培育宜居、宜业、宜游新业态的有效途径。为此,忠县县委、县政府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必须紧紧围绕“一兴四美·七彩大地”形象定位,通过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,提升主导产业竞争力,扩大“一乡一业、一村一品、一户一特”覆盖面,呈现出大小并举、种养结合、“接二连三”、持续增值的产业形态和链条;
通过做优自然生态、整治人居环境、建设文明乡风、提升民生福祉,实现生态美、村容美、乡风美、生活美;
通过以秀美自然的绿水青山为本底,以曲折蜿蜒的乡村道路和大小河流为线条,以色彩交织的种养产业为图案,以匠心独具的特色小镇、传统村落、农家庭院为节点,以大树、小桥、湖泊等为点缀,以洋溢着幸福笑脸的农民群众和城市游客为流动风景,构建起色彩斑斓、朝气蓬勃的“七彩大地”景观。
最终形成经济繁荣、活力四射的特色中等城市与田园风光、浓浓乡愁的美丽乡村相得益彰、各美其美、美美与共的发展格局,共同促使忠县山水“颜值”更高、大地“气质”更佳。
为实现上述目标,下一步,忠县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,用好用活县委出台的20多条激励政策,鼓励乡村市场主体通过技术创新、产品升级和产业链延伸,培育发展新技术、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;大力推进乡村综合改革,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,充分发挥政府的有形之手、市场的无形之手和农民的勤劳之手作用;大力开展乡村招商引资,牢固树立“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”理念,引进生态环保型企业,引导优秀人才回流,大力开发乡村旅游项目,唱响忠县乡村旅游品牌;大力培育乡村新型人才,根据美丽乡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,建立人才引进机制,培养新型职业农民。
忠县旅游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,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,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。
